近日,由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(GGII)組織編輯,華成工控等多家企業共同參編的《2025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藍皮書》(下面簡稱《藍皮書》),在2025(第二屆)高工人形機器人技術應用峰會上正式發布。
#01#
報告摘要
2025年被視為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的“量產元年”,在此關鍵節點,該藍皮書基于對全球技術趨勢、產業鏈生態、區域布局及商業化路徑的深度調研,系統梳理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核心邏輯、關鍵突破與未來挑戰,旨在為行業提供權威參考與決策支持,為行業發展注入新的思考與動力。
全書圍繞“基礎篇、產業鏈篇、資本篇、市場篇、區域篇、技術篇、應用前景篇、企業篇”八大板塊展開,內容覆蓋人形機器人產業的全鏈條,從技術、市場、資本、區域發展到應用前景,全方位解析產業現狀與未來趨勢。
*溫馨提示:藍皮書篇幅較長(共159頁),點擊封面可以查看報告全文,或添加小編微信(huachenggk2005)獲取高清PDF原文
#02#
技術解析
在《藍皮書》的編撰過程中,華成工控憑借自身技術優勢深度參與,其核心技術為行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。自2005年成立以來,華成工控始終專注于運動控制解決方案的研發,以 “國產替代,助力中國智造” 為企業使命,為人形機器人的發展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持。
核心技術
1、運動控制算法:基于自主研發的 ARM 架構底層代碼,在低算力下實現高精度、穩定控制,支持多軌跡組合插補。采用高階樣條曲線擬合,結合滑膜控制器與速度前瞻算法優化軌跡平滑度;通過本體參數辨識、主動振動抑制提升高速定位精度,增益參數自適應算法可適應寬負載變化。
技術方向與趨勢:AI 與運動控制的深度融合
AI與機器人運動控制的結合正通過具身智能大模型實現從“感知智能”到“行動智能”的跨越,其核心在于構建“大腦-身體-環境”三位一體的閉環系統。具身智能大模型通過多模態感知融合(視覺、觸覺、聲學等)與物理交互數據訓練,賦予機器人動態環境理解與任務自主分解能力。
2、力控算法:在低成本場景,華成工控基于牛頓歐拉方程構建機器人動力學模型,通過參數辨識與電流反饋實現碰撞檢測與拖動示教;高精度場景中,利用六維力傳感器結合阻抗、導納控制,實現毫米級糾偏與恒力作業。
技術方向與趨勢:多模態感知與自適應控制深度融合
當前技術通過雙通道力感知架構(電流反饋+六維傳感器)已實現場景化分級適配,未來將進一步融合視覺、觸覺、聲學等多模態數據,構建全域環境感知能力。此外,AI 驅動的參數自整定算法將替代傳統人工調參,通過工藝數據訓練動態優化阻抗/導納模型,提升系統魯棒性。
《2025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藍皮書》的發布,標志著中國在人形機器人產業化進程中邁出了關鍵一步。我們有理由相信,人形機器人將加速從實驗室走向現實應用,重塑智能制造與生活服務的新圖景。期待行業同仁攜手共進,以《藍皮書》為指引,共同書寫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的輝煌篇章!